S/N | 企業(yè) | 產品 |
---|---|---|
1 | 華為 | 昇騰AI一體機 |
2 | 阿里云 | 百煉專屬版智能體一體機 |
3 | Marketingforce邁富時 | 邁富時政務智能體一體機 |
4 | 聯想 | 行業(yè)智能體一體機 |
5 | 京東方 | 智慧一體機 |
6 | 中興通訊 | AiCube智算一體機 |
7 | 浪潮云 | 海若一體機V2.0 |
8 | 釘釘 | 釘釘AI一體機 |
9 | 大華股份 | 大華問數智能體一體機 |
10 | 有云數智 | AI智能體一體機 |
11 | 南威軟件 | DeepSeek智能體一體機 |
12 | 中科金財 | 金融行業(yè)一體機 |
13 | 新華網 | “幸福實驗室”智能一體機 |
14 | 華勝天成 | 智能體一體機 |
15 | 東方通 | 鯤鵬昇騰智能體平臺一體機 |
16 | 眾數信科 | 尋知AI·智能體一體機 |
17 | 聯匯科技 | 哨兵智能體一體機 |
18 | 潤建股份 | RunAI政務智能體一體機 |
19 | 海天數聯 | 教育行業(yè)智能體一體機 |
20 | 開普云 | “開悟智核”智能體一體機 |
21 | 實在智能 | Z系列數字員工一體機 |
22 | Link.AI | LinkAI Agent 一體機 |
23 | 智躍科技 | 智躍Agent一體機 |
24 | 天融信 | 智算一體機 |
25 | 曲速科技 | 全棧式智能體一體機 |
26 | 中國建研院 | 知識驅動審圖智能體一體機 |
27 | 芯算無限 | DeepSeek多模態(tài)智能體一體機 |
28 | 匯智智能 | Agent大模型一體機 |
29 | 四美達科技 | 智慧辦公智能體一體機 |
30 | 慧銘達 | AI智能體一體機(DeepSeek版) |
2025.09 DBC/CIW/eNet16 |
隨著DeepSeek等國產大模型的爆發(fā)式走紅,一場由技術平權驅動的硬件熱潮正席卷各行各業(yè)。
據IDC統計,市場上已迅速有接近百家廠商推出AI一體機產品。浙商證券研報指出,2025年至2027年,一體機需求量將從15萬臺增長至72萬臺,總體市場空間預計從1236億元增長至5208億元。
這場由技術平權驅動的硬件熱潮,不僅重構了AI商業(yè)化路徑,更在行業(yè)深度應用中引發(fā)了生態(tài)協同的新思考。
多維驅動
2025年被稱為“agent元年”,一體機作為底層算力支持的服務器,成為企業(yè)拓展智能體落地應用的關鍵一環(huán)。市場上已迅速有接近百家廠商推出相關AI一體機產品,形成服務器廠商、云服務商、技術服務商等多方力量競逐的差異化格局
服務器廠商憑借硬件制造和國產化適配優(yōu)勢率先搶占市場;云服務商則主打“軟硬件一體化”解決方案,強化云邊協同和模型優(yōu)化能力;技術服務商則正在作為關鍵變量崛起,它們深耕特定行業(yè),將成熟的智能體應用與硬件打包,與前兩者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復雜態(tài)勢。
企業(yè)考慮一體機,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成為首要考量。隨著政務、金融、醫(yī)療等領域對數據隱私要求日益嚴苛,私有化部署成為AI應用的必然選擇。一體機憑借“數據不出域”的特性,恰好滿足了這一強監(jiān)管要求。
同時,一體機開箱即用的特性極大降低了AI技術應用門檻,使企業(yè)部署周期從3~6個月縮短至2周內,部署效率大幅提升。除此以外,相比大模型一體機,智能體一體機則更具針對性地集成專業(yè)應用場景,實現“開箱即用”,尤其適合企業(yè)、政府和事業(yè)單位的辦公場景。
國產化閉環(huán)與開放協同并重
智能體一體機興起的背后,是中國AI產業(yè)鏈自主化程度不斷提升。從大模型到整機,從芯片到應用,從軟件到硬件,人工智能全產業(yè)鏈國產化越發(fā)完善。
目前國產AI芯片(如華為昇騰、寒武紀、沐曦等)與大模型(如DeepSeek)的深度協同已取得突破,形成覆蓋金融、政務、數字城市、工業(yè)制造等80多個行業(yè)的聯合解決方案。這一進展標志著中國在AI基礎設施底層標準、架構、產品方面的話語權正逐步增強,構建自有開放生態(tài)的愿景正在變?yōu)楝F實。
未來生態(tài)建設將呈現二元特征:一方面,國產化閉環(huán)確保產業(yè)鏈安全;另一方面,開放協同避免閉門造車。
真正的競爭已從“能否快速部署”轉向“能否真正解決行業(yè)難題”。決定行業(yè)高度的將是“技術-場景-生態(tài)”的協同進化能力。對于參與者而言,這既是挑戰(zhàn),更是定義產業(yè)未來的重要機遇。
結語
當數據安全成為底線,部署效率成為剛需,場景價值成為核心,智能體一體機已悄然成為AI普惠化的重要答案。這場從“云端”到“端側”的范式轉移,不僅重塑了AI產業(yè)格局,更將深刻影響中國數字經濟的未來走向。
(文/克林)
e-Mail:lab@enet16.com